近两年,“China Travel”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选择来华旅游。
随着免签政策持续释放红利,入境游成为文旅产业的重要增量市场。
行业在探讨2025年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火热的同时,也在客观冷静地思考:经验丰富的“老兵们”是如何看待当下入境游的成就与挑战的?中国入境游如何持续进阶?
近日,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接受了《酒管财经》在内等众多媒体的专访,面对媒体提问分享了携程对中国入境游发展的分析与战略布局。
在这场深度对话中,梁建章表示:中国入境游的核心竞争力,恰恰来自被外界低估的强大“性价比”、丰富的资源储备与持续优化的便利化措施。
这份自信背后,是一组被长期忽视的数据:我国的入境游收入在GDP中占比仅为0.5%,远低于美国1%—2%的水平。
对此,梁建章预言,结合中国现有庞大经济体量,若入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2%的国际水平,将催生出一个万亿级增量市场,实际上也把整个旅游产业提高了10%—20%。
展开剩余87中国入境游还有万亿增长空间近年来,中国一系列开放政策和优惠措施的实施,为外籍游客入境游提供了“说来就来”的便利。
据摩根士丹利估算,未来10年,入境游有望为中国带来累计1.7—4.5万亿美元的收入,其对中国 GDP 的贡献率也有望在10年后上升到2%—4%。
梁建章在谈及中国入境游市场潜力时表示,跨国比较来看,美国和日本的旅游业是占了 GDP的 1%—2%,也就是一两万亿的规模,这意味着未来入境游还有1000亿—2000亿美元的增量空间。
他认为,美国现在应该是世界第一梯队,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入境游完全也可以做到这个水平。
梁建章预计,近几年入境游会是旅游行业的新增量,旅游行业整体占GDP的比例也有望提升。
从消费上看,中国入境游有望实现占GDP的1%—2%,实际上是把整个旅游产业提高了10%—20%。
从潜在增量来源地来看,东南亚和日韩是入境游的基本盘,欧美仍有很大开发潜力。
图源:AJU视界
梁建章指出,从广阔的市场来看,目前韩国赴华游客数量已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其他国家的入境游比例更低,这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港澳地区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入境游”范畴,但港澳居民“北上”旅游的潜力同样巨大,近一年来,香港居民北上消费在我们的统计中已展现显著带动效应,成为区域旅游的重要增量。再看向欧美市场,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兼具先进活力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且性价比优势突出的旅游目的地,其潜力更是难以估量,这些市场的增长几乎都属于纯粹的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梁建章特意提到当下也是国内中小企业深耕入境游的黄金机会。
他解释道,因为入境游客人的需求比较发散,不同国家的游客对于语言服务和游玩产品会有不同需求,一些比较小众的旅行社如果专门服务某一国的游客,或者专注做某个城市的一条线路,可能会做得更好。
总之,入境游市场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02入境游的核心竞争力是超高性价比老外来中国旅游也看性价比,尤其是是长线旅游的欧美游客在旅行时就有一种非常显著的特质,那就是更爱自由行做背包客,享受“穷游”的深度在地旅行体验过程。
很多欧美穷游背包客的预算并不是那么充裕,并不是谁都住得起万豪、希尔顿这种高端酒店,谁都想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好的服务,这一点如今在中国确实可以得到满足。
在众多来华老外记录在中国的旅行经历的视频中,性价比成为高频词。
有外国游客在社交平台上直言,“很难想象把这样的酒店和我所花的费用划等号!”
图源:小红书
价优物美的商品、方便快捷的支付、即买即退的离境退税……
随着入境游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不断上升,游在中国、购在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国际游客的新选择,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旅游购物的热土。
正是观察到这一趋势,梁建章强调,中国已具备发展入境游的最佳基础条件。
首先,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无论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还是旅游设施,基础设施能力已经非常强;
其次,像机票、火车票、酒店,中国可以说在世界上是最有性价比的国家之一。如果去美国纽约等大城市,它的星级酒店价格可能是国内的三、四倍。
最后,中国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度也是非常高的。
签证便利化突破是关键转折点,中国已实现对全球主要客源消费国实施免签及过境免签等便利化措施。
对此,梁建章强调,过去制约入境游的核心瓶颈已被打破,但仍有部分障碍亟待解决。
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流的城市基建+低廉的旅游消费价格,再配合不断放宽的免签政策,当性价比优势叠加政策红利,中国在全球旅游市场已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
尽管现阶段仍有少量瓶颈待突破,但依托强大的性价比、丰富的资源储备与持续优化的便利化措施,中国入境游的长期发展前景令人充满信心。
发力入境游,也是携程重要战略方向。
03携程入境游的进阶之路被问及当下制约入境游发展的阻碍,梁建章表示,入境游想要实现增量,需着力突破当前在外国游客上网限制、对外宣传推广,以及非免签国网上签证等方面的瓶颈制约。
梁建章在对话中直指问题所在:“目前很多国家对我们国家的印象,依旧存在一些误区。例如,一些不了解中国的人认为中国的污染比较严重,但实际上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都已经很好;还有人认为中国的语言环境比较差,但中国很多年轻人现在英语各方面条件等能力也比较强;再有支付方面的问题,中国现在也已经基本解决。这些误区,主要是对外宣传力度还不够。”
《酒管财经》了解到,目前携程已在推进超过1000位首次来华的意见领袖参与并真正来到中国,来源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多种多样的垂类领域,如美食、生活方式、原创剧情、摄影记录等,真正激活国际受众对中国旅游的向往。
在AI正在驱动各行各业进行变革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拥抱AI。
在今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梁建章曾明确表示:“在携程集团,我们将人工智能创新作为发展重点之一。”
技术创新一直是携程持续深耕的方向,借助多元AI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携程将数百万酒店房型精准翻译成26种语言,不仅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也间接为合作酒店节约了人力成本。
携程线下多语言票机 / 图源:携程黑板报
在梁建章眼中,语言技术能力也曾是困扰入境游服务的一大堵点。
“携程花了多年时间,投入了大量精力,将中国市场的服务经验、技术能力与产品体系打磨成可适配全球的多元产品,这个过程其实远比想象中复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翻译,很多时候,微小的表述差异就可能给用户带来困扰,不同语言的语义微妙性,需要极其细致的处理。”
谈及当下业内关注的AI应用,梁建章用“上帝视角”来形容AI的应用场景。
“AI 有可能未来会成为人们做旅行规划的一个工具,就像一位全知全能的旅游专家一样,既能知道全球的各个地方好玩的东西价格,又能了解你去过哪些地方、你的偏好是什么,你的家庭成员的偏好是什么,然后给你出一个最佳的方案。”
“携程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在梁建章的理想规划中,未来有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目前的需求都可以在Trip.com上得到满足。
从“流量出圈”转向“留量深耕”,中国入境游已然在携程等行业深耕者的持续加码下走向进阶之路。
放眼全球,中国入境游极具性价比,外国游客的加速涌入,未来仍将是入境游的常态。
入境游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END.
统筹 | 劳殿 编辑 | 阿渲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酒管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
发布于:河南省富豪配资-专业个人配资门户-配资炒股网股票-线下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