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工作过的人,择校思维挺不一样的。
很少会说因为想去一个城市、喜欢某个学校,或者是特别强烈的名校情结。
他们思考的问题都很现实、很具体,比如:体制内的人会以提升学历为第一要义,院校title反而不那么重要;在企业工作的人相对会看重院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一些,如果院校的校友资源比较强劲就更好了。
还有一个共同点是,因为大多需要每周末往返授课,所以会倾向于选择工作或生活区域的周边院校,尽可能节约时间和精力。
而且这群人都特能藏,特低调,从开始备考到考研上岸都是自己悄咪咪进行的,等录取通知书到了,配上“百战归来再读书”的文案,才突然在朋友圈整波大的,有的人甚至一直到硕士毕业才发朋友圈广而告之。
你会发现人一旦进入过职场,就会不自觉地变成“目标导向人群”,做一件事情之前先看自己想收获什么,然后再去围绕这个目标去做具体规划。
这是因为工作换取薪水这件事情持续进行中,人就会下意识地把把时间换算成金钱价值,而对时间成本有明确认知后,做事情也就会更具有目的性。
所以我一直觉得工作之后再去考研的人身上都有一种“敢闯敢拼”的气场,就是那种不拘泥于现状、敢于打破舒适圈的勇气。
展开剩余76%他们明明已经站稳了脚跟,却偏要重新扎进书本里和年轻人竞争;明明能靠经验吃饭,却非要和陌生的知识死磕到底。
这种带着社会打磨过的清醒,却依然选择为理想搏一把的劲儿,特别像夜跑时路灯下那个清晰的背影——你知道他累,但他每一步都踩得比上一脚更狠。
如果你现在想快速拿到硕士学历和学位双证,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全国考试,那么就选择中外合办硕士,申请制入学,对于应试考试能力一般的同学很友好!
大家也不要担心中外合办硕士的含金量,毕竟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一种办学形式,毕业后获得的国外硕士学位证书,在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做学历学位认证后,承认学历和学位双证,可以用来报考公务员、晋升职称、积分落户等。
2025级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MBA上海班,2002年国家批准,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国内承认学历学位,免全国联考,面试入学,上海授课,2026年QS全球排名54位,中文授课,无毕业论文要求,学费39.975万,分两次付到学校。T.L:1、3、6、5、1、7、0、2、3、1、7
发布于:江苏省富豪配资-专业个人配资门户-配资炒股网股票-线下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